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是黄河上游最后一道峡谷,青铜峡镇因黄河大峡谷而得名。在大峡谷中有一个小法庭,法庭里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处于基层司法第一线,在距离群众最近的地方,踏遍田间地头、街区巷陌,用脚步丈量司法为民之路,用行动捍卫群众合法权益,将百姓心结矛盾一一化解。岁月更迭,华章日新,无论是青春年少,还是银丝垂鬓,在人民法庭这片沃土默默耕耘,心怀信念,笃志前行。
1个法庭审判团队、2个大峡谷景区巡回法庭办案点、2名员额法官、2名法官助理、2名书记员、1名特邀调解员、60%调撤率,是青铜峡市人民法院青铜峡镇人民法庭的数字名片。青铜峡镇法庭辖峡口镇、青铜峡镇,辖区面积855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6.79万人,是青铜峡市人民法院辖区覆盖面积最大的基层法庭,管辖16村7社区及周边青铜峡铝业股份有限公司、青铜峡水泥股份有限公司228家厂矿企业(其中工业企业78家、规模以上企业48家)民事纠纷案件。
近年来,青铜峡镇法庭结合法庭地理位置优势,立足法庭职能定位,聚力基层治理,积极服务旅游产业发展,通过多元调处矛盾纠纷、精准服务企业发展、深化家事审判专业化建设,用实际行动生动讲述小法庭“公正司法、服务为民”的故事。
为民纾忧 纠纷调处多元化
张某与魏某均是峡口镇某村民小组村民。2013年3月,两人签订土地租赁协议,约定魏某耕种和管护张某名下十余亩土地,租金460元/亩,租期10年,租金一年一付。2021年因市场行情影响,魏某种植树苗一直无法出手,租赁费一拖再拖,张某多次催要无果,逐将魏某诉至青铜峡镇法庭。
受理案件后,法官秉持“调解优先”原则,依托谭桥村“村民说事”平台,通过“法庭+N”联动调解机制,与峡口镇司法所、村委会共同开展调解。经过法官与调解人员的共同调解,原被告双方就魏某承包土地的经营、出租、租金等问题达成一致调解协议,矛盾纠纷圆满化解。
“法庭是法院工作第一线,要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,办好每一起案件,推动‘事心双解’,是做好法庭工作的最好诠释”。在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,青铜峡镇法庭借助“法官+网格员”模式,推进法官走进“小网格”,为辖区群众多元解纷、诉调对接提供一站式服务,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00余件,当事人满意率保持在98%以上,“调解优先、诉讼断后”格局全面形成。
为企解困 司法服务精准化
“保护黄河还有法律规定?”一位游客看着手中的宣传彩页惊讶地问道。在旅游旺季,对游客专项的普法宣传经常性会在黄河大峡谷景区开展。
黄河大峡谷是青铜峡重要旅游目的地,青铜峡镇法庭积极探索“人民法庭+巡回办案点”工作模式,结合涉旅案件证据不易固定、当事人行程紧凑等特点,在黄河大峡谷5A级旅游景区设立巡回法庭办案点,选派资深法官和司法辅助人员组成旅游审判团队,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。利用夏季旅游、冰雪旅游等高峰期,开展法治宣传覆盖4万余(人)次,在精准服务旅游产业发展同时凸显法庭“特色窗口”职能。
“非常感谢法官!你们的法律风险提示书送来得非常及时,帮我们消除法律风险隐患,弥补用工中的管理漏洞……”
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,合规经营是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。青铜峡镇在办理多起光华公司(化名)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发现企业在书面劳动合同签订、为劳动者申报参加工伤保险、解除劳动关系等方面,存在较多劳动用工不合规的情形,为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与管理,提升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水平,青铜峡镇法庭会同青铜峡市总工会,共同走进光华公司送达《企业用工法律风险提示书》,并开展企业用工合规工作座谈会,通过多部门融合履职,引导企业及内部人员增强合规意识。
据了解,青铜峡镇法庭通过“订单式”“保姆式”的方式为企业开展“法治体检”,有的放矢加强对企业的法律指导,累计开展“法治体检”38次,提供法律指导40余次,向企业发放法律风险提示书16份,有力助力企业依法依规经营,提升防范风险能力。
近日,青铜峡镇法庭遇到了这样一起棘手案件,双方当事人都年过七十,本该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年龄,却因离婚闹得不可开交。经过法庭和辖区妇联合力调解,这起婚姻家庭矛盾仅用两天就得到妥善处置。
在青铜峡镇办理的案件中,每十起民事案件就有六起家事纠纷案件,家事纠纷不仅涉及法律问题,更掺杂着情感纠葛、社会问题、心理因素,仅靠坐堂办案效果有限。
“是法官,也是母亲,在判决时总会为孩子多考虑考虑,这大概是我们女法官的一点‘私心’。”法庭负责人柴少娟笑着说道。
针对家事纠纷的特殊性,青铜峡镇法庭通过选聘专职诉前调解员入驻法庭,针对不同纠纷制定个性化预案,规范家事案件的立案、调查、人身安全保护等诉讼流程,诉前提前介入调解,妥善化解家庭矛盾。依托法庭庭长列席镇综治联席会议机制,主动与辖区镇政府、妇联、村干部联系沟通,共商解决家事纠纷化解的难点、堵点问题,指导辖区16个村7个社区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纳入村规民约,搭建起多元化解家事纠纷机制框架,创新探索出家事纠纷诉源治理的有效路径。